张忠谋评台积电赴美设厂,直言「昂贵、浪费又白忙一场」..
- 分类:市场行情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3-07-25 18:11
- 访问量:
张忠谋评台积电赴美设厂,直言「昂贵、浪费又白忙一场」..
- 分类:市场行情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3-07-25 18:11
- 访问量:
张忠谋评台积电赴美设厂,直言「昂贵、浪费又白忙一场」..
台积电日前表示,美国亚利桑那州厂目前遭遇一些挑战,因熟练装机人才不足,4奈米製程量产时间,将由2024年底延后至2025年。
此前,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不看好赴美设厂,认为製造成本太高,也缺乏相关人才,直言「昂贵、浪费又白忙一场」。
一位在德仪半导体工作的网友也认为,人才训练是变数,团队合作更是美国员工致命伤,质疑台积电美国厂2025年能否达到台湾厂水准。
台积电20日举行线上法人说明会,再度调降今年营运目标,预估美元营收下滑幅度恐将扩大至10%。
至于海外设厂进度,董事长刘德音坦承,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面临一些挑战,在半导体设施中,能熟练安装设备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足,4奈米量产时程将由2024年底延至2025年,而日本厂量产时程不变,依既定计画于2024年底量产。
事实上,张忠谋曾多次示警,赴美设厂缺乏人才、成本太高。
美国重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(Brookings Institution)在去年4月中旬的Po诶cast节目中专访张忠谋分享创立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历程。
他提到,美国在晶片设计上有全球优秀的人才,但在晶片製造则面临严重人才短缺问题,
此外,美国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湾贵了50%,难与世界竞争,是昂贵且徒劳无功之举。
新闻网一位读者留言表示,以他在德州仪器半导体工作的经验,一个新厂完工后,各主要製程部门,要完全无缝接轨后,才能开始投片试产,磨合达到良率目标后才能够正式运作,
其中最大的可变因素,在于美国员工的训练,操作能力成熟度以及团队精神,
但很遗憾的是,团队沟通合作是美国人最困难的一项,他质疑台积电美国厂2025年能否达到台湾厂水准。
美媒指出,台积电延后亚利桑那州厂量产时程,可能威胁拜登标榜「美国製晶片」的竞选承诺,
因为台积电生产晶片时间延后,等到开始量产已是美国大选过后,对寻求连任的拜登来说,不是个好兆头。尽
管美国会两党强力支持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,但新政府上任后,对晶片製厂的补贴是否会有变数,目前仍不得而知。
一位从台湾移民美国的网友指出,台积电在美投产延宕危及拜登选情是夸大不实的,没有太多美国人会关心台积电设厂一事,
因为媒体很少报导,目前美媒搏版面新闻多半是川普和拜登儿子的官司负面消息。
台积电法说会反映了台湾科技公司共同面临的四个巨大挑战:
第一,在美联准会剧烈升息之后,全球经济进入休养期;第二,即使有人工智慧(AI)爆红的新需求,仍然无法填补整体宏观需求减少的缺口;
第三,中国经济复甦的脚步意外缓慢,从手机到上游科技产品的需求全面疲弱;
第四,地缘政治挤压,让製造成本大增、更对后续的投资扩厂带来难以掌控的变数。
我们逐一来探讨上述变数带给台湾科技公司的冲击。
首先,虽然大多数公司的法说会都会传达「去库存已到尾声、需求即将恢复」的乐观讯息,
但是到了7月底,不只是科技业,甚至传产、成衣、自行车、汽车等产业都还是一片寂静,只有观光旅游业热到爆表。
每个产业都有个别的亮点,例如半导体与伺服器产业有AI热潮,却无法填补整体需求衰退留下的缺口。
台积电是AI热潮的受益者,但是魏哲家报告的数字极为清晰,与AI相关的处理器需求,包括CPUs、GPUs、与AI加速的训练等晶片,约占台积电营收的6%,
这个领域以超高速复合增长到了2025年可达营收的10%,但是如果手机等主流运用继续衰退,AI需求增长仍然无法带领台积电业绩回升。
中国经济的变数也是今年下半年科技产业能否复甦,最关键的因素。
我们看到中国用尽全力拼经济,严打互联网平台的政策已正式结束,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、蔡崇信等人回中国,
中美高层政治对话恢复交流,北京积极争取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等跨国企业领袖访问中国,
各省也纷纷派遣人数众多的招商团出国争取外资,加上人民银行持续调降利率,地产商不再爆雷。
如果占台湾科技业公司营收2成~3成的中国市场能在下半年正式触底复甦,将是四大挑战中最营养、最有实益的利多。
政治干扰则是科技公司无法逃避的「必要之恶」与最大难以掌控的变数。
以往科技公司专注本业,政府的要求大多只需要「公关部门」发挥良好的联繫功能即可,
但是在地缘政治对立升高,从半导体先进製程开始一路向中下游相互倾轧,
加上去全球化的「供应链区域化重组」,科技公司已经不能单纯专注本业,
而必须提升到由董事会、执行长层级主导,将跨国政治的变数与因应方案,纳入投资设厂或中长期营运的企业策略中。
川普指责台湾抢走美国半导体的工作,认为美国应当阻止台湾半导体销售美国,甚至课徵关税。
川普最近的选举言论明显偏向北京的支持,又带给台湾企业新的变数。
电子科技厂也大量在墨西哥、越南、欧洲扩厂投资,但是从成本角度来看,不论是台积电或是其他科技厂的海外新厂,运营成本都比在台湾或中国的成本要高,中上游供应链的成熟度也较低,劳工等生产管理要素更为复杂。
台积电法说会的主旋律,的确反映了挡在台湾科技业眼前的巨大障碍。
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大挪移刚刚开始,每移动一步都增加风险与成本,客户要求分散供应链,却不保证相对应的订单;
然后全球的需求又在休养期,中国经济复甦则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。
四个巨大的挑战横在眼前,台湾的产业领袖没有抱怨的权利,只能以庖丁解牛的手腕逐一化解障碍,争取成为下一波复甦的胜利者。